作者:翻译米

  对英专考研er而言,报考方向主要有:英美文学类、语言学类、翻译类、英语国家文化类、英语教学类、商务英语类。

  近几年,由于国家的大力扶持,学校的大力发展,翻译硕士(MTI)逐渐成了英专考研er的热门选择。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提前做好准备,争取一次成功,进入自己理想的院校?

  MTI考研复习在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期间才开始准备的同学占绝大多数。“虽然备考时间短了点,但毕竟底子在,怎么说也比非英专学生报考MTI有优势”,这应该是大部分英专考生的想法。

  但对于那些立志献身祖国翻译事业且确定考MTI的同学来说,为了考上心仪院校,为了能在初试中从众多跨考生和在职备考生中脱颖而出,大二前后就早早着手打磨自己的翻译技巧,定期翻译一定量的文本,找师长问问意见,积极参加CATTI考试,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了;更有甚者会早做打算,大三开学就会考虑上培训班了解相关信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地展开复习计划。

  虽说任何时候,“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都是不变的真理,但咱英专生报考MTI真的有必要这么早就开始准备吗?下面,小编将结合MTI三门专业课的常规复习备考规划,用大量学员的切身感受告诉大家:复习备考,越早越好!

翻译硕士英语

1、前期复习(大三下6月前):

1)单词书:专八词汇(如鱼得水等)、GRE单词、词根词缀相关书籍

  前期打基础,需要下苦功。词汇是MTI考研基础中的基础,也是颇有难度的一关,因此单词记忆开始得越早越好。坚定“凡词皆可记”的信念,努力去发现词根词缀词源词汇之间的勾连,有助于词汇量的快速提升。优秀的词汇量不仅对单选、阅读、完形和作文至关重要,对于英语翻译基础这门科目也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2)外刊阅读:

  坚持阅读大量优秀报刊,如New York Times、Economics、Financial Times等,也可以结合China Daily积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事热词表达,但篇章阅读还是英语国家编排的更地道哦。

  外刊阅读初期的你可能会感觉困难重重:生词太多,句子太长,文化背景错综复杂……但只要慢慢坚持下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外刊学习方法,大家就会发现外刊阅读的乐趣哦。在阅读报刊时,建议先做限时粗读,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自己总结主旨大义;再做精读,学习其中的词汇和地道的原语表达,尝试分析其中的长难句,总结和摘抄好的句式,以备后期复习回顾。

2、中期复习(6月--9月)

1)强化基础。

  建议对目标院校常考词汇进行分类汇总并强化记忆,同时增加外刊精读的数量。词汇背诵任何时候都不可中断,每天都要刷生词,同时也要合理安排时间复习已刷过的单词,并逐渐把注意力转向目标院校的常考词汇上,力求融会贯通。此外,外刊阅读量可适当减少,增加做题量,挑选目标院校阅读常考题材来做才会事半功倍哦。

2)摸清院校初试题型和重难点。

  这一阶段的复习重点必须结合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来展开。首先必须弄清楚目标院校的初试考查题型:词汇选择题到底是单选还是多选以及考察的侧重点到底是词义还是形近词辨析,有没有完形填空或改错,阅读题到底是单选还是问答或判断正误以及阅读文章的篇幅大概有多长,作文到底是400词还是800词,还有没有其它新题型……这些必须提前了解清楚,然后针对自己不擅长的题型来有计划地选择相关材料进行重点训练。这样才不至于到了考场上遇到没练过的题型乱了阵脚,或是看到6000+词的阅读文章叫苦不迭,或是看到作文800词的要求时黯然泪下。

3、后期复习(10月--12月)

  这一阶段在《翻译硕士英语》科目上的复习主要以归纳和总结为主:

1) 临近考试,我们用在词汇简单背诵上的精力相对减少很多,但对于目标院校常考词汇的复习依然不可松懈。此外,外刊阅读建议以复习和回顾以往的精读笔记为主。

2)在院校真题方面,建议限时做近五年真题,吃透真题的考查侧重点,如果学有余力,建议模拟院校真题做限时训练,注意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性;总而言之,提高阅读的准确率,减少作文的语法错误以及尽量积累和使用高级表达是这一阶段复习的重中之重。

英语翻译基础

1、前期复习(大三下6月前):

  复习初期,建议首先适当地摄入一些翻译理论方面的知识,如李长栓的《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式英语之鉴》以及叶子南的《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等书籍,培养自己的翻译思维,了解常用的翻译技巧和策略,为后面的灵活使用做铺垫。其次,在翻译练习上,建议先从句子翻译开始练起,基本语法知识的掌握、单词的用法及使用语境、句式及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如何遣词造句才能更符合中英文表达习惯以及学过的翻译技巧如何灵活使用,这些都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领悟,因此建议前期复习开始得越早越好。

2、中期复习(6月---10月)

  翻译的数量固然重要,但每一篇翻译练习质量的好坏以及是否能从中学有所获才是我们练习的目标。具体说来,在此阶段,我们可以从每天英汉互译各一小段的量开始练起,建议先自己翻译,不限制时间,但要有意识地考虑句式和翻译技巧;然后对照参考译文,挑出自己译文中与参考译文不一致的地方,仔细琢磨参考译文的精妙之处,体会其中的翻译思路。后面逐渐过渡到每天英汉互译各一篇的练习量,并限制每篇文章翻译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双语转换速度和准确性。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让自己深刻体会中英文语言之间的差异。比如在逻辑方面,英译汉有时需要将长句断开,所以一定要重点关注其前后句逻辑;在汉译英中,有些汉语短句其实可以用英语中的伴随或用形容词做修饰的方式翻译出来,将几个汉语短句合译为一个长句,这样更接近地道的英文表达。

  此外,在奠定了一定的翻译基础之后,我们要尽快将自己复习的重心转移到研究目标院校真题的考察方向上来。如目标院校侧重考文学翻译,就要在文学和散文类翻译方面下功夫;侧重考政府公文类翻译,就要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领导人讲话等翻译方面多上心。总而言之,中期复习的时间虽然较长,但复习任务异常艰巨;如果学有余力,请大家务必提前早做准备。

3、后期复习(11月---考前)

  临近考试,其它科目需要读背的材料增多,但由于人每天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大部分同学在这一阶段会感到焦虑。在这一阶段,除了吃透真题,建议大家在这一阶段适当减少笔头翻译的练习量,可以每两天翻译两篇文章,保持做题的手感;剩下的安排给翻译的复习时间,可以采用视译的方式进行,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查漏补缺。

百科知识和写作

  每个学校的题型可能略有差异,但一般都包括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和大作文。

1、百科知识

  在百科知识的考查方面,建议先结合院校真题弄清楚学校的考察题型。如有的学校会考查单选题,有的考查名词解释,还有的学校考查填空题甚至问答题。如果大家的目标院校考查的题型是自己不太擅长的,在后期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

  以考查名词解释为例,复习初期,建议结合真题,尝试把目标院校所有考过的词条整理出来,看能不能找出一些出题规律。如有的学校会反复考查往年考过的原题,所以今年的词条解释中也极有可能会出现前几年考过的。一般来说,大部分院校都会或多或少地考查古代文学类的词条,时政热词出现几率不大。但不管大家的目标院校偏爱考查哪种类型的百科词条解释,但凡日常遇到的词条,只要不确定的,都建议大家勤动手查一查。词条解释或者说百科知识这一题考察范围广,前期复习建议大家开始得越早越好,以便为后期高频常考词条的读背预留时间。即便不能确保今年考到的每个词条都复习过,但大量的复习所形成的答题思维也会让我们在考场上有话可说哦。 

2、应用文

  应用文写作的难度不是很大,但也需要我们加以重视,不能在该得分的地方失分。应用文主要考查文本格式及语言措辞,所以总结模板很重要。比如通告怎么写,纪要中必须包括哪些部分等等。一般常用的参考书目是夏晓鸣的《应用文写作》和白延庆的《公文写作》。参考书的内容可以筛选着看,重点学习其格式及表达。应用文文体的风格很正式,有一些固定套话,因此可以在平时整理出一些模板,以便在考前冲刺阶段用于巩固复习重点记忆。

3、大作文

  大作文可能大家平时动笔练习的比较少。我们要注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平时可以多看看高考优秀作文和作文书上的范文,必要时也可以动手练一练,毕竟如果很久没有写字,字迹也会影响整体卷面分。

  看完了三门专业课的常规复习备考规划,可能还是有部分同学觉得大三下学期之前不用急着着手考研复习,毕竟6月到考前还有200来天。但大家考虑过这两百天里我们能真正集中精力用来学习的时间吗?

  除去传统节假日13天以及暂未统计的西方节假日时间、暑假休息和旅游的时间、大四上半学期学校的专业课上课时间、吃饭和睡觉时间……如果从6月才开始准备,我们的有效复习时间不到100天(甚至更少)。在这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精力高度集中,保证学习效率持续高效,才能完成上面的专业课复习,但效果未知。

  所以,不论是英专生还是跨考生,建议大家早做打算,记住: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最后,愿大家圆梦理想院校,开启人生的新篇章。